比起計較真假,我更喜歡有說服力的故事。大概也是這種個性讓我無法當調查記者,比較想搞創作。朋友說阿姨學有毒,可能也出於此,劉仲敬學說的目的是提出另一個比較能相信的故事,至於這故事是真是假?呃,如何把假的說成真的、死的說成活的,不就是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教我們最重要的事嗎。
好文
-
-
《不要讓我餓肚子比較好》和《全新的無職》是在尾道買的。去年底在這個電影和文學之城住了兩個月,感受瀨戶內海的夕陽和千光寺的山坡小徑,天空晴朗時從山頂可以看見四國呢!尾道人口僅十三萬,卻有兩家溫暖的獨立書店。今天介紹其中一家「紙片」。
-
本周讀了本「新」書《此乃書之大敵》,原作出版於1880年最強盛的大英帝國,2020年在台灣上市,是新出版社堡壘文化創社第一本書。
編輯為什麼在140年後做這本書?我為什麼在140年後看這本書?它讓我想起書櫃裡的誰呢? -
「到現在還是不敢承認自己沒看過……」的電影特輯,以及附錄「正因為是現在,所以更想看!」深愛電影的八個人激情告白,說出以前不敢說的,因為好喜歡,想說的話跟山一樣高,請大家真心傾聽:「其實我沒看過這部電影,如果那時有看的話……」
什麼天才編輯腦想出這種美妙的企畫啊!這輩子只要能做出一期我就可以安心成佛了。 -
《全裸導演》村西透的人生太精采,害我眼裡裝不下別的。
他擁有無敵應酬話術,堅信大量生產,從粗製濫造誕生出荒謬有趣的作品,改變日本人看待性愛的方式。他曾一個月賺一億日圓,印色情書刊像印鈔票,也曾負債五十億日圓,和泡沫經濟徹底共存。曾在哥本哈根美人魚像前,拍攝街頭露出的火車便當AV,在夏威夷拍AV時有未成年少女而被FBI逮捕求刑370年,但無論慘到什麼地步,他都深信自己能活下來。 -
日子不順時,就讀書吧。本周三書:
《全裸導演》改變日本性文化、把搞笑和色情這兩個矛盾概念合一的奇男子傳記。
《青春夢》大叔追憶青春,終於知道自己不是主角,只是路人的武俠故事。
《終結失業,還是窮忙一場》是選擇自由工作,還是失去穩定「被」自由? -
本周以閱讀之名,行少女之實。三本書:
《少女病》田山花袋,史上第一個電車癡漢。
《少女化》何貞儀,希望有人和我一起心痛。
《少女核》神小風,無法愛也無法恨,只能離開你。